表演是有天份的人做的事
入圍第74屆威尼斯影展的華人首部VR電影,由蔡明亮執導的《家在蘭若寺》,故事描述演員李康生住在山上的廢墟養病,已過世的母親來幫他做飯,但是他吃不到,廢墟中的鄰居是一名女鬼,也走不進他的生活,而能夠說話的對象是一條魚,人魚間更發展出一段魔幻愛戀,而導演蔡明亮拍攝廢墟的場景,就在自家隔壁,是創作、工作,也是日常生活的地方。
蔡明亮的工作室兼住家,他打通兩間房子,讓開放的客廳和餐廳有大片的落地玻璃窗,坐在餐桌上就能坐擁大片翠綠山景。正因房子座落在前無遮蔽的山坡上,不時吹入陣陣清風,無須安裝冷氣空調。
落地窗外的院子裡有草皮、樹木,沒有工作或是外出的安排,蔡明亮每天起床後,第一件事就是掃地,「員工和客人都說地板很乾淨,因為我每天早上一定要把地掃乾淨,只要兩天不掃,就會有灰塵,活在人世間也是這樣,每天清掃才會覺得乾淨。」蔡明亮說,「簡單乾淨」是日常生活的基本美學,儘管在近百來坪的家中,放置不少家具、收藏品,但都井然有序。
每一天起床先掃地、拔草
採訪的前幾天,蔡明亮剛從威尼斯影展回來,他指著窗外的草皮說,「這幾天沒事就去拔草,一個月不在家,雜草很多。拔草不是員工的工作,我也不用除草劑,就自己用手拔,每天拔一點,拔的時候不想事情,拔草就拔草」蔡明亮笑說,天氣好時,常常拔個一、二十分鐘,再進門煮咖啡、和員工聊聊天,然後開始準備吃的。這兩年為了照顧生病的李康生,蔡明亮會特地多準備蔬果,大家在吃過簡單早餐後,就會各據一角,做自己的事情,蔡明亮會端杯咖啡,找張舒服的椅子,打開手機寫點生活紀錄,再傳給助理,發佈到微博和臉書上。
「如果不用出門工作,我就會開始想到好久沒有整理衣櫥、有張唱片不在CD櫃上一定要去把它找出來.......」蔡明亮說,他心裡經常掛著的都是這些瑣碎的家務事,或是在家裡走來走去把東西歸位,甚至打開櫥櫃再一一重新擺放整齊。「廚房裡的東西都是我擺的,櫃子裡的也是,整理至少有一百次以上。」蔡明亮笑說。
很多人看不懂蔡明亮的電影藝術,泰半會覺得他熱愛創作,是個感性大於理性的人,其實,在面對生活瑣事時,蔡明亮的理性大於感性,像是要出國前,他從來不會前一天才開始整理行李,習慣在一週前就開始準備,一點一點地放進行李廂,所以從來不會忘記帶東西。回來後,他也一點一點整理,把東西歸位。蔡明亮也強調,大家以為他總是不停在想創作、構思電影,其實「我的腦袋裡都是這些瑣碎的東西,都是生活」,在做這些看似雞毛蒜皮小事的當下,重新排列生活秩序,同時也梳理與重構腦袋中的各種想法。
「我也會把家弄亂,但是混亂會讓我不安,一定要整理好生活秩序,才能繼續前進」蔡明亮說,像他去威尼斯參觀一間汽船旅館,旅館很漂亮,遊河風景也很漂亮,但是他無意見看見了天花板上有個髒點,就一直把視線放在那上面,「我真的很想去擦乾淨」由此可見蔡明亮對美學的要求,不只在創作上,也來自於生活瑣事。而想要過蔡明亮式的簡單生活,就從整理開始吧。